一、个人基本信息
|
姓名
| 蒋海曦
| 职称
| 副教授
|
性别
| 女
| 行政职务
| 无
|
学位
| 博士后
| 办公电话
| 028-87081595
|
电子邮箱
| jhx@swufe.edu.cn
|
社会兼职
| 担任若干国际性、国家级、省级研究和学术团体的理事,并担任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顾问、独立董事。
|
二、研究领域
|
补充性货币理论与实践、中外金融与资本理论比较研究、马克思金融及资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
|
三、教育及培训背景
|
先后获得文学学士、管理学硕士、经济学博士学位(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NUS 联合培养博士)、威尼斯wns8885556应用经济学博士后。
|
四、职业经历
|
从2006年至今,在高校教学、科研岗位第一线工作十余年
|
五、目前承担的主要课程
|
本科
| 数字经济学、补充性货币学、国际金融学、货币银行学、古代兵法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、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、财经基础(全英)
|
硕士
| 数字经济学、补充性货币学、新经济学、数字经济与贸易专题、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、国际金融管理、跨国公司投融资管理、FDI热点问题研究、高水平FDI专题、古代兵法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、对外投资与跨国公司经营
|
博士
| 各类前沿讲座
|
MIB
| 数字经济学、补充性货币学、跨国公司投融资、FDI、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、国际金融管理、对外投资与跨国公司经营、高水平FDI专题、国际金融学、货币银行学、国际金融管理、跨国公司投融资、古代兵法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
|
六、主要研究成果
|
1、主要课题(主持)
|
主持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各类科研课题近40项,主要有《中国补充性货币监管研究》、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》、《社会关系网络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研究》等。(截止2021年)
主持省级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10余项,主要有《PBL场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》、《新经济学微专业系列课程》、《国际金融学全英文课程改革研究》、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< 国际金融学>教材研究》、《数字货币助力共同富裕——研究生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教学案例研究》等。(截止2021年)
|
2、主要论文(独著或排名第一作者)
|
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如《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测算模型的改进与应用》(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)、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阶段研究》(经济学动态)、《当代货币的权力:大卫·哈维的货币理论研究》(当代经济研究)、《银行国际化发展阶段及实现途径的理论比较与评析》(经济学家)、《当代货币形式的演变及成本——基于马克思货币理论视角》(政治经济学评论)等。(截止2021年)
|
3、主要著作和教材(独著)
|
编写教材2部,主要有《补充性货币学》、《国际金融学案例集》。
出版个人专著3部,主要有《中国补充性货币研究》(2022)、《补充性货币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》(2018)、《国际化与社会关系网络—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》(2018)。
|
七、重要教学科研获奖
|
第一个系统性研究了补充性货币理论与实践;第一个提出了商业银行国际化测算的简明公式;第一个出版了《补充性货币学》专著性教材。
获得各类奖励近20项,如威尼斯wns8885556博士后流动站推荐为优秀博士后;校级第一届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,获得代表学校参加省赛资格;校级第一届“党史融入课程思政”教学案例一等奖、教学教案二等奖;校级第八届、第九届、第十届“青年教师教学竞赛”二等奖;校级第一届、第二届“课程思政教学竞赛”三等奖;校级思政教学案例优秀奖(全校仅三十人获奖);校级“四史和新冠疫情防控”知识竞赛二等奖。(截止2021年)
讲授的《财经基础》课程入选新华网新华思政示范课平台,获得3万次以上的点击观看量,广受社会好评。
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立项3项,“挑战杯”全国立项4项,带领MIB专硕学生团队获得校级商务谈判比赛一等奖,并代表学校参加“全国MIB商务谈判比赛”(全校仅两个队伍)。(截止2021年)
|